收继婚研究论文

10条回答
小悟空harrywang优质答主
应答时长49分钟
关注

摘要端 木 正 1993年2月于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 目U 西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是中国婚姻史专家董家遵教授 (1910-1973年)的心血之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4-06-24 03:51:26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董家遵p

端 木 正 1993年2月于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 目U 西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是中国婚姻史专家董家遵教授 (1910-1973年)的心血之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

中国民族民俗学

四.古代遗留婚俗形式 1.收继婚(“转房婚”):父亡子妻其妾(除生母外)、伯叔母转嫁侄子、兄死弟 妻其嫂、弟死兄要弟妇。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遗留。2.入赘婚:各族名称“上倒闸门

古代婚姻与文化论文

4 转房婚 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 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 其弟媳,这种婚俗曾

收继婚研究论文

婚、西方又称为利未婚。一种是指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的行为、习俗或法律,广义的转房婚也包括改嫁给夫家其他男性,例如亡夫的叔、伯、儿子(女方的

收继婚论文关于元朝收继婚的法

因为收继婚与中国传统作用上的婚姻观念存在冲突,故而人们对收继婚的存在一直充满争议,此种争议在元朝的法律情况中尤为明显。 公元1271年,当蒙古人人主

婚姻制度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论文范文

封建家族等级森严,严格反对异辈婚;最后为了防止家族财产不分散,劳动力不外流,宋代禁止“收继婚”.另外,对于婚姻离异,《宋刑统.户婚律》对“无子”作出了规定,

金代女真的婚姻形式和习俗

摘要:女真人建国前以及建国初期一段时间内实行氏族外婚部落内婚和部落外婚的婚姻形式,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真人开始族际通婚,而女真族的皇族与贵族之问的世

收继婚收继婚的法理探析收继

收继婚:收继婚的法理探析 收继婚.doc,收继婚:收继婚的法理探析 收继婚 话题:收继婚 哲学/历史 知识分子 原因分析 和文化 婚姻 习惯法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

中国古代收继婚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综述

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北方内陆地区流行弥久的一种婚姻制度,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外许多学者所深入研究过的一种婚俗问题.从这种婚俗的流行情况看,不仅与少数民

中国古代民族收继婚的类型功能及历史变迁

的类型、 功能及历史变迁 55 因时有别。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的收继婚制类型、 功能及其 变迁。 一 收继婚的类型 收继婚, 古代称 “烝” 或 “ 报”,

评论(8) 赞(164) 浏览(895)

相关问题

  • 收继婚研究论文

    端 木 正 1993年2月于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 目U 西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是中国婚姻史专家董家遵教授 (1910-1973年)的心血之作。.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

  • 收继婚女性研究论文

    就婚姻而言,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为人们所认可的婚姻形式主要有抢夺婚、买卖婚、包办婚、交换婚、赘婿婚、童养媳婚六种。 〔1〕而在北方的匈奴民

  • 女真人收继婚研究论文

    收继婚:元代蒙古人还实行收继婚制。马可波罗说,蒙古男人, 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妻子,只有生身母亲例外。他们不能和自己的姊妹结婚,但他们的兄弟死后,可

  • 女真族收继婚研究论文

    满族是女真族的直接后裔,其婚姻习俗也是从女真族那里继承下来的,收继婚在早期的满族 社会也曾经是一种较为兴盛 ... (满族收继婚习俗浅析'。t满族研究

  • 契丹人收继婚研究论文

    契丹人研究论文辽国灭亡后,契丹族去了哪里,为何56个民族里没有契丹族?根据我的了解,给你说说:在进入金元以后,契丹人或者效力新的政权,或者随着帝国

会员服务
  • 论文服务

    一站式论文服务,客服一对一跟踪服务。